邯政辦字〔2018〕154號《邯鄲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邯鄲市第七期(2019-2021年)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邯鄲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邯鄲市第七期(2019-2021年)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邯政辦字〔2018〕154號
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市對口有關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冀南新區(qū)、邯鄲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
《邯鄲市第七期(2019-2021年)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
邯鄲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1月19日
邯鄲市第七期(2019-2021年)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牢固樹立踐行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積極創(chuàng)建國家森林城市,持續(xù)推進“綠美邯鄲”攻堅行動,充分發(fā)揮各級大中型企業(yè)及市直各系統(tǒng)和部門的示范帶頭作用,為加快建成宜居宜業(yè)宜游的富強邯鄲、美麗邯鄲提供強有力的生態(tài)支撐。
二、建設原則
(一)堅持義務植樹基地建設與城市周邊綠化美化相結合,對植樹地塊進行綜合開發(fā),一次規(guī)劃,整體推進。
(二)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種,選擇立地、交通等條件較好的地段,方便植樹和管護。
(三)堅持按項目管理,落實栽植、撫育和管護責任,確定產權。
(四)堅持栽植與養(yǎng)護并重,保證義務植樹效果,樹立義務植樹良好的社會形象,調動社會各界支持和參與義務植樹的積極性。
三、建設內容
(一)建設地點。根據城鄉(xiāng)生態(tài)建設和綠化美化的實際需要,按照交通便捷、規(guī)模連片的原則進行基地選址。基地選擇在復興區(qū)康莊鄉(xiāng),青蘭高速公路以西、邯鄲西服務區(qū)以北、復興區(qū)康莊大道以東處,基地土壤、水利等條件較好,適合植樹造林。
(二)建設規(guī)模。建設總面積3000畝,每畝植樹110株,共植樹33萬株。
(三)建設期限。基地建設從2018年秋冬季開始,至2021年底結束。各義務植樹單位在今冬明春全部完成栽植任務,2019年秋冬季、2020年春季進行補植補造,并連續(xù)管護3年。
(四)樹種造擇。結合當地土壤和水利條件,合理選擇樹種和種植密度,喬木樹種每畝56-110株,主要栽植元寶楓、柿樹、核桃等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樹種,其中元寶楓胸徑3厘米以上,柿樹和核桃2年生以上、1.5厘米以上苗木;黃櫨、紅楓、紅葉椿等彩葉樹種,胸徑3厘米以上;道路兩側栽植油松、白皮松等常綠樹種,點綴紫葉李、櫻花等彩葉和開花樹種。
四、職責分工
(一)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綠化任務分配,確定各單位的綠化面積、植樹數量、植樹地點等;督導各單位按時開展植樹工作,解決、協(xié)調植樹中出現的問題;每年組織開展檢查驗收,對達不到規(guī)定要求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二)復興區(qū)政府負責提供植樹用地,協(xié)調當地鄉(xiāng)鎮(zhèn)、村、農戶的關系;負責提供地塊的綠化設計,修建施工作業(yè)道路和觀摩道路;負責各單位的植樹地塊劃分;配合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開展檢查驗收。
(三)各單位負責整地、購苗、植樹并管護3年,在所植樹木上懸掛標識牌,植樹數量以株數統(tǒng)計。在綠化機制上,各單位既可以籌措資金,將植樹任務集中承包給專業(yè)綠化公司,也可以自購苗木,組織職工參加植樹活動,但要明確專人管護,確保植樹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義務植樹單位一把手要把義務植樹作為建設生態(tài)文明、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大舉措,親自謀劃,親自調度,安排專門人員,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按照規(guī)定的造林綠化面積、樹種、規(guī)格等,盡職盡責,按時高質量完成義務植樹任務。
(二)嚴格驗收,提高質量。綠化面積5畝以下的單位采取全查方式,逐棵檢查成活情況;綠化面積較大的單位采取抽取樣方的方式,由樣方計算整體成活率。義務植樹基地每年9月份驗收1次,前兩年為年度驗收,最后一次為總驗收。2019年成活率達到85%以上,2020年成活率達到90%以上,2021年成活率達到95%以上。
(三)加大宣傳,營造氛圍。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深入宣傳全民義務植樹的公益性和法定性,強化公民盡責意識,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對義務植樹基地建設中的典型事例、先進個人進行宣傳,營造全社會愛綠、植綠、護綠的良好氛圍。
附件:邯鄲市第七期(2019-2021年)義務植樹2019年任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