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政辦發(fā)〔2015〕28號《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吉林省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意見》
瀏覽量: 時間:2020-05-10 00:29:07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吉林省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意見》
吉政辦發(fā)〔2015〕28號
吉林省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意見
吉政辦發(fā)〔2015〕28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意見》(國辦發(fā)〔2014〕55號),全面提升我省公路安全保障水平,切實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省政府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為推進工程建設實施,經省政府同意,現(xiàn)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公路安全工作的相關部署,堅守發(fā)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紅線意識,以防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為目標,按照“消除存量、不添增量、動態(tài)排查”的方針,緊緊抓住農村公路這一工作重心,堅持公路建設、管理、養(yǎng)護與安全并舉,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為主線,以加強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和基礎建設為抓手,著力整治全省公路安全隱患,不斷完善公路安全設施,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確保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
(二)基本原則。
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落實地方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加強政策指導和資金支持。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切實加大公共財政投入保障,同時注重發(fā)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堅持依法治安、綜合治理。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道路交通安全的源頭性、根本性問題,嚴厲打擊車輛超限超載違法運輸等破壞損害公路設施的行為,夯實道路交通安全基礎。
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各地要根據排查出的公路安全隱患,按嚴重程度區(qū)分輕重緩急,科學制定實施規(guī)劃,著力整治事故易發(fā)、多發(fā)、頻發(fā)路段的安全隱患,滿足公眾出行安全基本需求。
(三)目標任務。
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通行客運班線和接送學生車輛集中的農村公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的安全隱患治理,完成國省干線普通公路300公里治理計劃。
2016年年底前完成國省干線普通公路460公里治理計劃。
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農村公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的安全隱患治理。
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鄉(xiāng)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實現(xiàn)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安全防護水平顯著提高,公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二、全面實施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四)開展公路安全隱患排查。各地區(qū)要按照交通運輸部《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制定轄區(qū)內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初步方案,對全省公路進行全面排查,確保2015年6月20日前完成公路安全隱患排查和數據采集上報工作。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會同公安交警等部門,按照新的公路行政等級編碼、名稱,根據管養(yǎng)公路等級、安保需求、交通流量、交通事故頻率等情況,動態(tài)排查、定期復查,摸清安全隱患底數,建立隱患臺賬。(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安監(jiān)局)
(五)重點治理、分步實施。各地區(qū)要針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制定治理規(guī)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按照嚴重程度區(qū)分輕重緩急,逐段制定治理方案,逐一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和治理資金,逐步加大整治覆蓋面。按照先重點后一般的順序,優(yōu)先對公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路段,特別是通行客運班線和接送學生車輛集中的農村公路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做到重點治理、保障到位。(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安監(jiān)局)
(六)嚴格隱患治理驗收。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完成后,要按相關程序和要求組織工程驗收,同時組織專家進行風險評估。對列入掛牌督辦的公路安全隱患,要對應掛牌督辦的層級,組織相應的治理效果和風險評估。隱患治理達不到要求的,要繼續(xù)實施掛牌督辦。對隱患整治不到位、達不到要求的農村公路,不得批準開通客運班線和校車。已經開通的客運班線和校車,在隱患整治完成之前,應對運行線路進行調整;難以調整的,應當暫停營運,防止發(fā)生事故。(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
三、嚴格規(guī)范公路工程安全設施建設
(七)嚴格確保安全設施完好。各級政府要將公路安全設施維護納入養(yǎng)護工程范疇,根據安全設施的使用年限定期進行維護更新。安全性能不適應新情況的,應結合公路安全隱患治理規(guī)劃及時升級改造;安全設施遭到損毀的,應及時進行修復。要有效整合公路交通、安監(jiān)和公安等部門的資源力量,形成合力,加大對偷盜、破壞、侵占公路安全設施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公路安全設施的完好。(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
(八)嚴格遵守“三同時”制度。各級發(fā)展改革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要求,凡新建、改建、擴建公路建設項目必須充分考慮安全設施建設,確保安全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建設單位在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時,要充分考慮各項安全需求,制定安全專篇。設計單位應嚴格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設計,落實安全對策措施。對技術標準中的非強制性指標,應經過綜合論證和評估后確定,避免因過多使用指標下限造成安全隱患。(責任單位:省發(fā)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
(九)嚴格執(zhí)行工程技術標準。公路安全設施建設必須符合有關工程技術標準和合同約定的要求,采用標準化結構、標準化施工,嚴格執(zhí)行基本建設程序,不得隨意降低標準、更改設計方案,保證公路安全設施齊全有效。各地要保障農村公路安全設施建設投資,確保新建農村公路符合相關技術標準要求,同時加強對保障農村公路安全設施建設投資的逐級監(jiān)督,避免形成新的安全隱患。(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
(十)嚴格落實驗收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健全公路工程交工驗收制度,將安全設施作為工程驗收的重要內容,嚴格按照公路管理權限,吸收相應層級的公安交通管理、安全監(jiān)管等部門人員參加驗收。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得交付使用,不得通車運行。(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
四、大力推進公路安全綜合治理
(十一)依法強化源頭管控。各地要堅持依法嚴管、標本兼治,強化立足源頭、長效治理,綜合利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多種手段,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公安機關要切實維護固定超限超載檢測站點的交通及治安秩序,對超限超載違法運輸現(xiàn)象嚴重的區(qū)域,要根據需要加派公安人員。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公路路政執(zhí)法部門要形成合力,加大路面執(zhí)法力度,集中開展治超專項治理行動,嚴查車輛超限超載違法運輸行為。各市(州)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公布轄區(qū)重點監(jiān)管的貨運源頭單位,建立并落實重點貨運源頭運政人員巡查或派駐制度。對貨運源頭單位特別是重點貨運源頭單位縱容或允許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出場上路行駛的行為要依法嚴格處罰。(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發(fā)展改革委,省工業(yè)信息化廳,省工商局,省質監(jiān)局,省法制辦,省安監(jiān)局)
(十二)強化營運車輛監(jiān)管。各級公安、工業(yè)和信息化、交通運輸、工商和質監(jiān)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加強車輛生產、銷售、登記、檢驗、營運準入等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非法改裝車輛的行為,嚴肅追究車輛非法生產或改裝源頭單位、部門及企業(yè)的責任,堅決杜絕非法生產和改裝車輛出廠上路。對在用非法生產、改裝的車輛要強制予以整改,對非法拼裝的車輛要強制予以拆解。對大件運輸專用車輛違規(guī)從事普通貨物運輸的,要堅決予以糾正。抓緊清理、修訂并逐步提高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督促生產企業(yè)改進車輛安全技術性能,加快落實公路貨運車輛安裝限載裝置制度。(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發(fā)展改革委,省工業(yè)信息化廳,省工商局,省質監(jiān)局,省法制辦,省安監(jiān)局)
(十三)強化營運人員管理。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與公安、安監(jiān)、質監(jiān)等部門的溝通協(xié)作,建立客貨運駕駛人從業(yè)、交通違法、交通事故信息的共享機制,建立駕駛員 “黑名單 ”制度。對被納入 “黑名單 ”的駕駛人,客貨運輸企業(yè)不得聘用。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將貨運車輛超限超載違法行為納入貨運企業(yè)質量信譽考核和駕駛人誠信考核范圍,并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的貨運車輛、駕駛人和道路運輸企業(yè),要嚴格實施吊銷車輛營運證和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等處罰。(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
(十四)強化科技信息應用。充分利用新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完善重點路段的交通管理設施。在貨物運輸主通道、重要橋梁入口處、高速公路入口處等重要路段和節(jié)點,設立公路超限檢測站或設置動(靜)態(tài)監(jiān)測設備,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情況監(jiān)測。治超站視頻監(jiān)測和超限自動檢測省、市、站三級聯(lián)網管理覆蓋率要達到100%。“兩客一?!避囕v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覆蓋率滿足100%。加強信息資源的整合和集成,公路管理機構、運輸管理部門要聯(lián)合建立綜合交通運輸基礎數據庫。在治超站點和重點路段,推廣應用“不停車預檢系統(tǒng)”,增強對超限車輛監(jiān)管控制的輻射能力,實現(xiàn)國省干線公路超限率低于5%,基本杜絕嚴重超限運輸行為。(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
五、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力度
(十五)明確資金保障渠道。經營性收費公路的安全設施完善資金由收費企業(yè)自行承擔。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督促收費企業(yè)整治安全隱患,加強對治理計劃和實施進度的監(jiān)督檢查,保證公路安全暢通、技術狀態(tài)良好。(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
省發(fā)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安全設施完善資金通過現(xiàn)有資金渠道予以保障。農村公路安全設施完善資金主要由縣級政府財政預算內資金給予保障,省財政要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補助。(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fā)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已建成的農村公路完善安全設施所需資金由縣級政府財政預算內資金給予保障。農村公路新建和改造項目按實際需要設計,編制預算,納入公路建設總投資。農村公路安全設施維護由縣級政府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根據安全設施的使用年限定期進行維護更新。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年度計劃和項目開竣工等情況應由縣級政府及時向社會公布。(責任單位: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
六、工作措施
(十六)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和梅河口市、公主嶺市政府要結合實際,科學編制本地區(qū)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年度建設任務,確保將農村公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隱患整治低限指標落實到位。要盡快明確2015年工程建設任務、投資計劃、資金來源渠道等。
(十七)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吉林省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聯(lián)席會議制度,負責協(xié)調和推動工程實施工作。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省交通運輸廳,負責具體組織工作。各市(州)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qū))政府負責本轄區(qū)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工作,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程建設資金,有序組織實施。
各市(州)政府對本地區(qū)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工作負總責,要組織領導縣級政府嚴格執(zhí)行相關技術標準,落實建設資金,有序實施工程建設。
國省干線公路隱患排查和規(guī)劃治理工作由市級政府統(tǒng)一組織實施。農村公路隱患排查和規(guī)劃治理工作由縣級政府統(tǒng)一組織實施。
(十八)加強督辦督查。省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意見提出的重點內容制定督查計劃,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確保落實。相關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注重總結經驗,優(yōu)化審批程序,切實做好項目前期、工程質量監(jiān)督、項目資金管理、工程驗收和養(yǎng)護管理等工作,把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成平安工程、放心工程、廉潔工程。
(十九)加強績效考核。省政府將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列入對各市(州)及梅河口市、公主嶺市政府績效考核范圍,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省直有關部門要建立約談和問責機制,對沒有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或者安全隱患整治不符合要求,并因此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要嚴格開展責任倒查,依法、依規(guī)嚴肅追究行政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國省干線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組織協(xié)調單位為省交通運輸廳。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組織協(xié)調單位和責任單位為縣(市、區(qū))政府。各地工程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將作為該地區(qū)下年度其他項目計劃的重要參考。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