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黄色毛片免费_天天摸夜夜高潮_一级大黄片免费av_中文字幕一级黄色电影

湘政辦發(fā)〔2022〕5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2021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qū)予以表揚激勵的通報》

瀏覽量:          時間:2023-09-25 20:29:41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2021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qū)予以表揚激勵的通報

湘政辦發(fā)〔2022〕5號

各市州、縣市區(qū)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zhàn)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穩(wěn)進高新”工作方針,大力推進高質量發(fā)展,進一步強化正向激勵,推動形成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良好局面,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21年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措施的通知》(湘政辦發(fā)〔2021〕7號)精神,結合省政府2021年重點工作綜合大督查情況,省人民政府決定,對2021年度推動“三個高地”建設、促進高質量發(fā)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市州、縣市區(qū)、管理區(qū)和園區(qū)予以通報表揚,并給予激勵支持。希望受到表揚激勵的地區(qū)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爭取新的更大成績。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各地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fā)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zhàn)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繼續(xù)做好“六穩(wěn)”“六?!惫ぷ?,持續(xù)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保持社會大局穩(wěn)定,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各項工作落實,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永葆“闖”的精神、“創(chuàng)”的勁頭、“干”的作風,奮力在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上闖出新路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附件:2021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區(qū)名單及激勵措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1月17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

2021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區(qū)名單及激勵措施

一、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成效明顯的縣區(qū)

靖州縣、花垣縣、岳麓區(qū)、炎陵縣、衡南縣、雙清區(qū)、東安縣、桃源縣、新化縣、岳陽樓區(qū)。

對上述縣區(qū)各給予100萬元獎勵。(省政府辦公廳、省發(fā)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的市州、縣市區(qū)

長沙市、岳陽市、郴州市、湘西自治州,寧鄉(xiāng)市、雁峰區(qū)、淥口區(qū)、湘鄉(xiāng)市、北塔區(qū)、漢壽縣、資陽區(qū)、江永縣、芷江縣、漣源市。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市州1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5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并對其典型經驗做法予以重點推介。(省政務局、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三、營商環(huán)境改善和社會信用建設成效明顯的市、縣市

營商環(huán)境改善明顯,在全省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第三方評估中排名前列的市、縣市:

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常德市,長沙縣、津市市、臨湘市、攸縣、邵東市、衡陽縣、桃江縣、桂陽縣、寧遠縣、洪江市。

對上述地區(qū),在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中,按照每個市200萬元、每個縣市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實施)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的市:

長沙市、永州市、湘潭市、郴州市。

對上述市,在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中給予200萬元獎勵。(省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實施)

四、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yè)高地,促進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株洲市、岳陽市、長沙市、邵陽市,湘潭縣、瀏陽市、資興市、雁峰區(qū)、桃源縣、炎陵縣、邵東市、資陽區(qū)、漣源市、中方縣。

對上述地區(qū),在制造強省專項資金中每個市增加5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增加100萬元用于工業(yè)發(fā)展。(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五、實施“三高四新”產業(yè)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的市,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和落實“雙創(chuàng)”政策成效明顯的園區(qū)

實施“三高四新”產業(yè)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的市:

長沙市、衡陽市、婁底市、懷化市。

對上述市,在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中給予200萬元獎勵。(省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實施)

推動產業(yè)發(fā)展、招商引資、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的園區(qū):

瀏陽經開區(qū)、益陽高新區(qū)、桃源高新區(qū)、江華高新區(qū)、醴陵經開區(qū)、邵東經開區(qū)。

對上述園區(qū),在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中給予100萬元獎勵,優(yōu)先支持開展調區(qū)擴區(qū)和在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試點等方面先行先試。(省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實施)

推動“雙創(chuàng)”政策落地、扶持“雙創(chuàng)”支撐平臺、構建“雙創(chuàng)”發(fā)展生態(tài)等方面成效明顯的省級區(qū)域“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

懷化經開區(qū)省“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桃江經開區(qū)省“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婁底經開區(qū)省“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祁陽高新區(qū)省“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

對上述省級區(qū)域“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在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中給予100萬元獎勵。(省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實施)

六、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成效明顯的市、縣區(qū),高質量發(fā)展績效評價排名全省前列的高新區(qū)

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科技投入產出指標總量和增量年度綜合排名全省前列的市、縣區(qū):

長沙市、株洲市、邵陽市、益陽市,云溪區(qū)、澧縣、蘇仙區(qū)、瀘溪縣、永定區(qū)、雙峰縣。

對上述地區(qū),在科技類相關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1000萬元、每個縣區(qū)2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統(tǒng)籌用于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高質量發(fā)展績效評價排名全省前列的國家級高新區(qū)和省級高新區(qū):

衡陽高新區(qū)、湘潭高新區(qū)、江華高新區(qū)、懷化高新區(qū)。

對上述園區(qū),在科技類相關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國家級高新區(qū)300萬元、每個省級高新區(qū)2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統(tǒng)籌用于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及高新區(qū)提質升級。(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七、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和穩(wěn)外資、穩(wěn)外貿、促消費、擴大對外投資合作措施有力,完成目標任務排名全省前列的市、縣市區(qū)

長沙市、湘潭市、益陽市、懷化市,瀏陽市、長沙縣、岳塘區(qū)、北湖區(qū)、岳陽樓區(qū)、祁陽市、資陽區(qū)、零陵區(qū)、新邵縣、吉首市。

對上述地區(qū),在開放型經濟與流通產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2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并在國家和省級商務部門開展的試點工作中予以傾斜支持。(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八、財政管理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長沙市、永州市、岳陽市、郴州市,岳麓區(qū)、武陵區(qū)、望城區(qū)、瀏陽市、隆回縣、靖州縣、寧遠縣、南縣、桃源縣、道縣。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市5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3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九、金融服務“三高四新”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成效明顯的市

長沙市、常德市、邵陽市、益陽市。

對上述市,從2022年省級金融發(fā)展專項資金中各獎勵300萬元。(省地方金融監(jiān)管局、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十、落實軍民融合改革政策措施、建設軍民協同創(chuàng)新平臺、實施軍民融合重大項目、培育“民參軍”重點企業(yè)成效明顯的市和產業(yè)示范基地

長沙市、湘潭市、岳陽市、常德市,蘆淞區(qū)董家塅高科園、湘潭經開區(qū)、湖南城陵磯新港區(qū)、長沙中電軟件園、衡陽白沙洲工業(yè)園。

對上述市,從2022年軍民融合產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中各獎勵200萬元。對上述示范基地,各獎勵100萬元用于軍民融合產業(yè)發(fā)展。(省委軍民融合辦、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十一、年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增量大,產業(yè)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大,落實擴投資政策措施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懷化市、岳陽市、郴州市、湘潭市,天心區(qū)、長沙縣、炎陵縣、衡山縣、雙清區(qū)、漢壽縣、沅江市、雙牌縣、新化縣、吉首市。

對上述地區(qū),在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中,按照每個市2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實施)

十二、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實施“六大強農”行動成效明顯的市、縣市:

岳陽市,瀏陽市、衡南縣、桃江縣。

對上述市,在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yè)特色產業(yè)園項目中單列3個申報指標。對上述縣市,在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yè)特色產業(yè)園項目中單列1個申報指標。(省農業(yè)農村廳組織實施)

打造優(yōu)勢特色千億產業(yè)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長沙市,邵東市、鼎城區(qū)、保靖縣。

對上述地區(qū),在2022年千億產業(yè)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5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省農業(yè)農村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推進生豬恢復生產和優(yōu)質湘豬工程成效明顯的市:

湘潭市、永州市。

對上述市,從相關專項資金中各獎勵200萬元,并在畜牧業(yè)有關專項資金項目安排上給予重點支持。(省農業(yè)農村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開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成效明顯的縣市:

沅江市、湘陰縣、辰溪縣、資興市。

對上述縣市,從2022年漁業(yè)油補資金中各獎勵100萬元。(省農業(yè)農村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十三、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益陽市、衡陽市、懷化市、岳陽市,沅江市、湘潭縣、安仁縣、鼎城區(qū)、雙峰縣、洞口縣、臨湘市、衡南縣、鳳凰縣、冷水灘區(qū)。

對上述地區(qū),在糧食類相關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4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2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十四、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落實“兩個耕地占補平衡”等耕地保護制度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湘潭市、岳陽市、益陽市、邵陽市,瀏陽市、北湖區(qū)、武陵區(qū)、洪江區(qū)、岳陽縣。

對上述地區(qū),從有關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3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明顯的縣:

南縣、華容縣、道縣、溆浦縣、澧縣。

對上述縣,按該縣年度中央和省級財政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的5%給予獎勵。(省農業(yè)農村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十五、開展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和城鄉(xiāng)環(huán)境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開展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成效明顯的市、縣區(qū):

衡陽市、常德市,蘇仙區(qū)、芷江縣、茶陵縣、零陵區(qū)、新邵縣。

對上述市和縣區(qū),分別給予200萬元項目資金和1個省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創(chuàng)建村指標獎勵。(省農業(yè)農村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實施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黑臭水體治理和農村危房改造等城鄉(xiāng)環(huán)境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邵陽市、永州市,望城區(qū)、衡南縣、邵東市、臨湘市、安鄉(xiāng)縣。

對上述地區(qū),從城鄉(xiāng)環(huán)境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等相關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3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十六、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推進城鎮(zhèn)棚戶區(qū)和老舊小區(qū)改造、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等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湘潭市、岳陽市、常德市、益陽市,芙蓉區(qū)、瀏陽市、石鼓區(qū)、雙清區(qū)、武陵區(qū)、臨澧縣、石門縣、安化縣、南縣、會同縣。

對上述地區(qū),從城鎮(zhèn)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3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十七、高質量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四好”交通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長沙市、郴州市、邵陽市、常德市,韶山市、望城區(qū)、花垣縣、嘉禾縣、汨羅市、武岡市、婁星區(qū)、資陽區(qū)、衡陽縣、攸縣。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市5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2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專項用于交通運輸項目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十八、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率高,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國土空間規(guī)劃編制和違法用地整改等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郴州市、永州市、常德市、長沙市,汨羅市、宜章縣、江永縣、淥口區(qū)、溆浦縣、澧縣、天心區(qū)、沅江市、洞口縣、耒陽市。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每個市300畝、每個縣市區(qū)100畝標準給予獎勵。(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實施)

十九、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知識產權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顯的市、縣區(qū):

益陽市、婁底市,石門縣、龍山縣、麻陽縣、永定區(qū)、岳塘區(qū)。

推進知識產權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

岳陽市、株洲市,瀏陽市、常寧市、安化縣、桑植縣、宜章縣。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市1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5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市場監(jiān)管局、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完成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質量發(fā)展五年行動計劃、發(fā)展文化和旅游產業(yè)成效明顯的市、縣區(qū)

長沙市、湘潭市、懷化市、益陽市,衡陽縣、攸縣、新邵縣、平江縣、鼎城區(qū)、永定區(qū)、汝城縣、雙牌縣、新化縣、花垣縣。

對上述地區(qū),在省級文化旅游綜合發(fā)展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300萬元、每個縣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一、落實鼓勵和支持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政策措施和社會保障工作成效明顯的市州、縣市區(qū)

長沙市、株洲市、益陽市、湘西自治州,岳塘區(qū)、常寧市、平江縣、石門縣、汝城縣、綏寧縣、桑植縣、江永縣、靖州縣、雙峰縣。

對上述地區(qū),在2022年分配中央和省就業(yè)補助資金時,按照每個市州4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200萬元標準給予傾斜支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二、全省環(huán)境質量改善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國控、省控斷面2021年城市水質綜合指數及改善幅度明顯的市、縣區(qū):

張家界市,桃源縣、東安縣、永定區(qū)。

2021年環(huán)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及改善幅度成效明顯的市、縣:

益陽市,城步縣、通道縣、攸縣。

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顯的市:

常德市。

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2021年“夏季攻勢”工作成效明顯的市:

懷化市。

農村環(huán)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的市:

瀏陽市、邵東市。

獲得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稱號的市:

資興市。

獲得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稱號的縣:

平江縣。

對上述地區(qū),在全省污染防治相關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5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三、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水利項目建設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長沙市、湘潭市、懷化市、益陽市,臨湘市、祁東縣、蘆淞區(qū)、漢壽縣、資興市、東安縣、邵陽縣、慈利縣、花垣縣、冷水江市。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市5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水利廳、省財政廳負責組織實施)

二十四、推進質量強省和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明顯的市州、縣市區(qū)

推進質量強省工作成效明顯的市州、縣市:

長沙市、湘西自治州,韶山市、耒陽市、洞口縣、汨羅市、道縣。

推進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郴州市、常德市,醴陵市、芷江縣、隆回縣、婁星區(qū)、寧遠縣。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市州1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5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市場監(jiān)管局、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五、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推進職業(yè)教育改革、推動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和城鄉(xiāng)一體化、公辦幼兒園學位建設等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

長沙市、岳陽市、永州市、懷化市,衡南縣、醴陵市、湘鄉(xiāng)市、石門縣、汝城縣、武岡市、慈利縣、南縣、漣源市、花垣縣。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市500萬元、每個縣市3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六、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長沙市、常德市、懷化市、永州市,雨花區(qū)、雨湖區(qū)、武陵區(qū)、鶴城區(qū)、臨湘市、汝城縣、攸縣、武岡市、冷水江市、新田縣。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市5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20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并優(yōu)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的養(yǎng)老服務項目。(省民政廳、省發(fā)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七、推進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醫(yī)療保障制度改革、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能力建設、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和“互聯網+醫(yī)療健康”等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郴州市、岳陽市、邵陽市、益陽市,醴陵市、婁星區(qū)、瀏陽市、臨澧縣、衡南縣、零陵區(qū)、洪江市、慈利縣、湘鄉(xiāng)市、花垣縣。

對上述地區(qū),在統(tǒng)籌分配中央和省級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時,按照每個市12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優(yōu)先納入醫(yī)改工作相關試點;優(yōu)先支持申報國家相關工作示范區(qū)。(省衛(wèi)生健康委、省醫(yī)保局、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八、落實安全生產等政策措施成效明顯的市

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成效明顯,年度內本行政區(qū)域未發(fā)生較大及以上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的市:

岳陽市、株洲市、懷化市、湘潭市、張家界市、永州市。

對上述市,分別給予300萬元獎勵,并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監(jiān)管能力建設、自然災害防治等項目予以重點支持。(省應急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開展交通問題頑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成效明顯,年度內本行政區(qū)域未發(fā)生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市:

懷化市、婁底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陽市、張家界市。

對上述市,通過相關政法轉移支付給予100萬元獎勵。(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二十九、全省信訪工作“三無”創(chuàng)建達標縣市區(qū)(含管理區(qū)、園區(qū))

寧鄉(xiāng)市、長沙縣、衡南縣、衡陽縣、南岳區(qū)、衡陽高新區(qū)、炎陵縣、株洲經開區(qū)(云龍示范區(qū))、湘潭經開區(qū)(湘潭綜保區(qū))、新邵縣、隆回縣、武岡市、新寧縣、華容縣、屈原管理區(qū)、石門縣、澧縣、西湖管理區(qū)、西洞庭管理區(qū)、常德經開區(qū)、武陵源區(qū)、慈利縣、安化縣、桃江縣、南縣、大通湖區(qū)、臨武縣、桂東縣、祁陽市、東安縣、雙牌縣、江永縣、回龍圩管理區(qū)、溆浦縣、麻陽縣、新晃縣、芷江縣、中方縣、洪江區(qū)、會同縣、靖州縣、通道縣、懷化高新區(qū)、婁底經開區(qū)、龍山縣。

對上述地區(qū),按照每個縣市區(qū)100萬元、每個管理區(qū)及園區(qū)5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信訪局、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三十、清理拖欠民營企業(yè)中小企業(yè)賬款和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清理拖欠民營企業(yè)中小企業(yè)賬款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區(qū):

衡陽市、永州市,漢壽縣、望城區(qū)、雙峰縣、永興縣、天心區(qū)。

對上述地區(qū),在2022年制造強省專項資金中,按照每個市200萬元、每個縣區(qū)10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qū):

郴州市、婁底市,醴陵市、韶山市、桃江縣、零陵區(qū)、長沙縣。

對上述地區(qū),在2022年分配中央和省就業(yè)補助資金時,按照每個市300萬元、每個縣市區(qū)15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獎勵資金統(tǒng)籌用于就業(yè)工作。(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組織實施)

三十一、在國務院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和省政府綜合大督查中受到表揚激勵或經驗推介的市州、縣市區(qū)和園區(qū)

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受到國務院辦公廳表揚激勵(國辦發(fā)〔2021〕17號)的市、縣市和園區(qū):

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長沙縣、瀏陽市、醴陵市、澧縣、保靖縣、湘潭高新區(qū)。

對上述地區(qū),在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支持、土地指標獎勵、資金獎補等激勵措施的基礎上,在省預算內基建投資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中按每個市100萬元、每個縣市及園區(qū)50萬元標準予以支持。(省發(fā)展改革委等組織實施)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在省政府2021年重點工作綜合大督查中有關典型經驗做法受到通報表揚(湘政辦函〔2021〕114號)的市州、縣市區(qū)和園區(qū):

14個市州,株洲高新區(qū)、開福區(qū)、望城區(qū)、寧鄉(xiāng)市、岳陽自貿片區(qū)、天心區(qū)、新田縣、衡南縣、祁陽市、龍山縣、湘潭經開區(qū)(湘潭綜保區(qū))、衡陽縣、蘇仙區(qū)、石門縣、長沙縣、雨湖區(qū)、云溪區(qū)、嘉禾縣、邵陽經開區(qū)、瀏陽經開區(qū)、攸縣、桑植縣、醴陵市、安化縣、花垣縣、臨武縣、溆浦縣、臨澧縣、會同縣、北塔區(qū)、新晃縣、隆回縣、雨花區(qū)、沅江市、辰溪縣、湘潭縣、珠暉區(qū)、岳塘區(qū)、岳陽縣、慈利縣、武陵區(qū)、澧縣、婁星區(qū)、邵東市、華容縣、耒陽市、桂東縣、安仁縣、南縣、沅陵縣、江華高新區(qū)、洪江高新區(qū)、雙峰縣、道縣、漢壽縣、江永縣、大祥區(qū)、臨湘市、永興縣、冷水江市、保靖縣、吉首市、湘鄉(xiāng)市、鳳凰縣、新化縣、汝城縣、淥口區(qū)。

對上述地區(qū)的典型經驗做法予以通報表揚,并重點推廣。(省政府辦公廳組織實施)

對以上31項工作受到表揚激勵的縣市區(qū)、管理區(qū)及園區(qū),由各市州根據績效考核有關規(guī)定予以加分;上述表揚激勵結果抄送省委組織部。



感謝您的捐贈



本文鏈接:http://www.koko360.com/policy/198692.html

本文關鍵詞: 湖南省

最新政策
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