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突然大幅降價背后的“陰謀”
香奈兒降價后,引發(fā)國內消費市場的一陣騷動。上海某商場香奈兒專賣店出現(xiàn)排隊搶購的熱鬧景象。北京市場表現(xiàn)相對淡定,并未出現(xiàn)排隊掃貨場景,但客流量較以往大大增加。香奈兒降價風波所牽扯出的幾組數字著實引起了高度關注。其一,香奈兒品牌過去在中國及歐洲地區(qū)的銷售差價竟然達到了40%,合人民幣16000元左右;其二,中國消費者76%的奢侈品消費發(fā)生在國外;其三,2014年中國人買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其四,2014年中國境外消費已經超過10000億元人民幣。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難怪在外國人眼里,中國人個個都是有錢的主兒。但事實上,中國人真的個個都是“土豪”嗎?我看不見得。
首先,中國人的炫富、攀比心理是造成奢侈品“任性”消費的原因之一。還記得廣東那對新婚夫婦嗎?能夠把幾十公斤重的黃金首飾掛滿新娘全身,這得 “任性”到什么程度?就差登報上電視聲明“我‘王老五’終于有了錢了”。還有的居然花巨資雇用百十輛豪車迎親并聘請國際、國內明星大腕到場主持、捧場。總之,有錢的中國人就是“任性”。
不過,熱衷于國外奢侈品消費的人群中,不見得個個都是“土豪”之流,有些恐怕在經濟能力上還不如尋常百姓呢。盡管目前可能還住著貸款買來的房子,可人家就是有那份花錢買面子的勇氣。咱就是寧可不吃飯也要讓外國人看看中國這個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民是多么有錢,更要在同事、朋友面前“驕傲”地宣布:我去了某某國家了!瞧,這個香奈兒手包就是在歐洲某國買回來的,比國內便宜多了!其實你沒算好賬,加上一路往返的機票,再加上吃飯和住宿的各種花銷,恐怕你這個包要比國內還昂貴得多。當然,除了購回了“香奈兒”和“馬桶蓋”以外,您還順便旅游了一回,為國外的旅游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呢。
其次,對于香奈兒過去在中國內地與歐洲市場高達40%多的銷售差價,以及今天突然降價所引起的搶購熱潮,我們是否也要冷靜地分析一下呢?香奈兒過去在中國內地的銷售價格比歐美市場高,原因絕不僅僅是有關人士分析的稅率高、流通成本高、中間環(huán)節(jié)多以及對華定價政策那么幾點,這仿佛更像是一種對華策略。差價高得離譜,就會把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人群大面積地吸引到國外去,既激活了歐美奢侈品市場,同時又拉動了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的旅游業(yè),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中國人的錢以每年上萬億元的速度流向國外。如果這10000億元人民幣全部花在國內市場,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那得盤活多少企業(yè),增加多少就業(yè)崗位,為國家增加多少財稅收入啊?
那么,香奈兒為什么現(xiàn)在又突然降價了呢?這恐怕又是他們針對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所做出的一種策略,或者叫“陰謀”。因為,香奈兒的突然降價,既可以挑戰(zhàn)和打壓其它國際知名奢侈品牌,又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盤活中國內地的香奈兒銷售市場,讓那些一直處于冷清狀態(tài)的國內門店迅速火熱起來。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香奈兒的突然降價,極有可能在中國內地引發(fā)一場奢侈品牌降價的狂潮,那么,中國內地自己的高端品牌還會有市場競爭力嗎?
總之,面對突如其來的香奈兒降價狂潮,中國廣大消費者切莫急著以瘋狂的搶購予以“配合”和“呼應”,更精彩的“好戲”有可能就隱藏在香奈兒降價的背后。反正“不差錢兒”,您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