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者“瞄上”中東歐 將掀起地區(qū)投資大潮
鳳凰財經選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5年3月11日發(fā)表文章稱,目前,眾多中國投資者正在積極尋找歐洲中部與東部的投資機會,意欲趕超在歐洲投資成績領先于他們的其他競爭對手,而這或將掀起一場針對中東歐的投資大潮。以下為文章摘編:
拉法烏安杰耶夫斯基(Rafa Andrzejewski)腰包里有15億美元的中國資金著急花出去,他真的很急。
從北面的塔林到南面的地拉那,這位CEE Equity Partners的投資總監(jiān)正急著在整個中東歐尋找機會,花掉中國投資者給他的資金。
中國投資者在非洲獲得成功,但在歐洲的投資成績卻落后于包括韓國人在內的競爭對手。中國投資者渴望收購重要資產和投資重大項目。歐洲大陸崛起中的東部地區(qū)正在上演一股搶購潮,安杰耶夫斯基發(fā)覺自己正排在搶購隊伍的前排。
他說:“可以說,這首先是支用來展示善意的基金。目的是證明當中國人投資時,他們是在做有益的事。在本地區(qū)的投資大潮中,我們或許正站在最前沿。”
盡管中國在歐投資急劇上升,但它與美國等對歐主要投資國相比仍相形見絀。中國還落后于日本、韓國等亞洲競爭對手,這些國家已與東歐建立起了重要的投資伙伴關系。
韓國車企現(xiàn)代(Hyundai)和起亞(Kia)已在斯洛伐克和捷克投資數(shù)十億歐元,韓國一家投資者還入股了捷克航空(Czech Airlines),并與布拉格機場達成合資協(xié)議。
中國進出口銀行(China Export-Import Bank)特別融資賬戶部副總經理王紅衛(wèi)說:“韓國已在這里作出了投資……他們比許多中國企業(yè)先行了幾步。”CEE Equity Partners的15億美元資金就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
中國進出口銀行每周都與這家總部位于華沙的基金會晤,評估投資機會。雖然安杰耶夫斯基表示,在如何使用這筆投資方面,他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但他一直被派去尋找基礎設施、電信、能源和專業(yè)化生產方面的投資機會,該基金將持有這類投資7至9年。
他們要搜尋的是一片遼闊的區(qū)域:從波羅的海國家向南穿越中歐直至前南斯拉夫國家,王紅衛(wèi)需要在中東歐16國每國至少找到一個投資項目。
該基金是中國企業(yè)在中東歐尋求更高回報的更宏大努力的一部分。去年9月中旬以來,它已在波蘭和匈牙利作出四筆投資。
中國已在塞爾維亞投資20億美元,并投資15億歐元升級改造貝爾格萊德至布達佩斯的鐵路。黑山和馬其頓的新高速公路也得到了中國的10億歐元投資。
去年12月塞爾維亞總理亞歷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 i )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指出,塞爾維亞中文譯名中第一個漢字“塞”的意思就是“戰(zhàn)略要沖”。
更強有力的投資關系將令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受益。歐盟(EU)東緣的許多國家正為布魯塞爾方面慷慨的基礎設施開發(fā)資助開始縮減做著準備,與此同時,中國正熱衷于實現(xiàn)投資多元化,減少對國內經濟增長的依賴。
安杰耶夫斯基說:“中國人相信這會是他們試水的一次良機。中國人迄今的投資多在非洲,現(xiàn)在他們正向南美和東歐拓展。”
他補充說:“這么做的緣由是,他們的大企業(yè)基本聚焦于本土市場,而到了某一時刻,本土市場的增長將會放緩。”
CEE Equity Partners也代表著中國企業(yè)一次有意識的努力,它們希望與中東歐企業(yè)建立友好關系。該地區(qū)往往對亞洲資本持懷疑態(tài)度。
2011年,中國投資者的聲譽在波蘭遭受重創(chuàng)——波蘭解除了與中國建筑[0.00% 資金 研報]商“中國海外工程公司”(China Overseas Engineering Group)的一個充滿爭議的高速公路合同,之前雙方曾因付款不及時發(fā)生糾紛。
中國知名企業(yè)在波蘭的嘗試——比如上海電氣[0.00% 資金 研報](Shanghai Electric)參與波蘭發(fā)電廠建設的競標——屢次在波蘭政府那里碰壁,令中方非常不快。
波蘭經濟部只有一名官員專職負責撮合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關系。西歐主要國家從事這一工作的官員超過50人。
王紅衛(wèi)說:“我們在這個新市場仍處于摸索階段。”
“我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投資進來……(但)我們需要與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地區(qū)的一切伙伴合作。”